Friday 25 March 2011

英雄主义情怀跑题了

国家建设有了新的方向:快乐

这个口号让我慌乱了一通, 找不着北了…… 印象中传统价值取向主要讲的是责任,没有讲人生的价值在于快乐。我的英雄主义情怀一下子无处藏身。

国家怎么让人民快乐呢?这和衣食足,仓廪实的目标还不大一样。

一个办法是满足人的欲求——商业社会的立命之本。《学徒》开场唱的那首歌说的就是:你想要这个吗?那个吗?YES你可以得到!想升官?升了!想发财?发了!想健康?没病了!

经济的持续增长让欲求得到不断的满足,于是人们想要的就更多,可是欲壑难填。就像女生总是想要自己买不起的那个包一样。中国人的心还是比天高的,觉得一切皆有可能。尤其是读了几本书的年轻人,期望值比较高,不容易满足。求财求权求艺术,西方人三代才完成的步骤,中国人 硬要一步完成。这怎么行?!太着急乐不了。而且快乐是一个对比的概念,和自己的过去比,和别人的现在比。父母那代人就和邻里比,我们现在都比到外国去了,安不了心。

一个是减少欲求,宗教主要是从这个方面入手。别要这个,别要那个,忍受积德,来生再报。现在很多人太慌了,被害妄想,坐立不安,失眠,挫败,乐不起来,于是自由地有了自己的信仰,由信仰来调节观念。

观察到佛教徒中女性多于男性,长者多于幼者,命运多舛者多于顺风顺水者。顺便问了几位年轻男性:为什么不信教? 他们的回答多半是尚未感到有这个需要,自己的情绪自己还是能够平衡好。这就是另外一个途径:建立起心理防御机制。“知足常乐”,“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”都是心理防御机制。

所以一个国家能够做的除了继续发展经济满足人的欲望,可能还要帮助人找到自己的信仰或者建立起心理防御机制。

但快乐应该是人生的常态吗?一旦追到了就又不快乐了,平衡打破了,要重新建立。
为什么刻意追求一定要快乐呢?人生应该用来感受不同际遇:喜怒哀乐反复循环,c'est notre vie!

夏日在春天之前赶到,眨了眨眼说 Hi!

Tuesday 1 March 2011

开场白

2008年7月5日 天阴 大概29度 写于新德里

故事开始在巴黎。
这里的生活是场电影,像框和优雅的腿,人与人最初相遇时的颜色。自由却又复杂。
是女人指尖的香烟和男人腕上的香水,摄魂的高脚杯加上满地的狗屎。

2011年3月1日 天阴 大概10度 巴黎
我被囚在这里。
赞叹,谩骂,唏嘘,富附庸风雅,如履薄冰……
年轻的时候生活在巴黎,真真实实不在别处,有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,
就没有梦想,不相信明天会比今天更好。


除非时光重现,决意跟了Proust——最有才的大师兄混江湖。
他追忆似水年华,我就等着时光重现
Yves SL排队比我靠前,混的也比我虔诚。他四处游荡的时候住个旅店,登记叫:“斯万先生”
他说:“女人最美丽的衣裳是她所爱的男人温暖的怀抱,然而并非每个女人都有这样的好运。这时候我来了。“
看看他设计的衣服,唯一童心未泯的只有他


我的办公室有个地道通到城堡里,夏天的时候在城堡前的草地上玩气球,
某大师认真地说:“知道咱这园子什么地方吗?”当年法国国王打猎前猎狗的集中地,瞧对面就是当年的皇家猎场。我循着他的手指望去,只看穿的极少在冬天里瑟瑟发抖的妓女。
回头笑问:“逗我玩?”
“你知道法国第一株西红柿就是在这个花园里种出来的,还有第一个热气球……“
咱这地方不是叫 “小哑子城堡吗?”马歇尔投了笔钱,贝律铭也凑个热闹。整得别人都问我是不是游泳馆?
决定崇拜巴尔扎克,非常有博客精神,写了一百多本书用一个博客题目来概括:“人间喜剧 ”(la comédie humaine)
难道历史就是由不靠谱的事件组成的正经八百的评书?

目前
枯树枝布满苍白的天空,黑色,棕色的大衣在街上目不斜视且能并行不悖,怎么做到的?
会想到燕南园灰色的小楼还有燕北园的残菏
懒得开口,可我居然屏蔽不了法语,
别人说的啥啥啥全部都在脑子里解码,这可怎么休息呀?
小时候不愿意就捂上耳朵,嘴里大声叨叨:“不听不听狗念经”

闻道春还未相识, 是为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