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 16 May 2011

普通人的选择就是道,道法自然

只有少年才会对爱情怀有超越生命的执著,成年后便习得性地屏蔽了许多真性情——只为了保命。


《挪威的森林》中渡边,没有在少年时代因为爱情而夭折,于是必须面对日后生活中的坎和欲望,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。如果直子没有死,渡边将过怎样的生活?会对柏拉图式爱恋感到满足吗?他和小玲绿的相遇其实是上帝对坚持跑马拉松的孩子们的一份馈赠:两个人都是外表坚强内心软弱的人,都遭遇了亲友的亡故。他们只不过是想过一份正常的生活而已,相互依偎。这个时候我们允许恩情存在,其分量超越了爱情。

《万寿寺》的结尾说:“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,他还需要有一个诗意的世界。”这是王小波的文人理想,一个身不能至,心向往之的世界。可是文人的理想只不过是世界众多理想之一。不可以掩盖其余众生的理想。生活大部分时间是由俗作为基础,偶尔穿上雅的罩衫而已。俗大概是最原始的需求,名,利,食,色等等。高山仰止的文人理想,归纳起来无非也是:“哲学家不但热爱生活,还对生活的品质要求很高。”就像Gertrude Stein说的:我穷过也富过,还是富的时候比较好。”

文人的理想,虽然美好,却是一种试图解决世间所有问题的雅,我却更加敬佩真真实实的俗。每一个问题都需要特殊的解决方法,这就是生存的状态。文人的理想,不应该是自己享受着特权却反对别人享受特权的理想。也不应该是对“为五斗米折腰”嗤之以鼻的理想。因此我虽然为直子和初美的死而感动,为渡边肉体的强大欲望而愤懑,却又不得不敬佩这种普通的人的自然选择。普通人的选择就是道。

可惜我怀疑自己无论怎样观察世界,都还框在文人的眼镜架里。